/ News feed 港界风采
港界人物
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港界人物

视力保护色:
邵逸夫

2019-07-19 16:00:29信息来源:宁波甬港联谊会浏览次数:字体:[ ]


在香港、澳门和台湾,富豪不计其数,但是没有一个像邵逸夫那样,是以经营影视业而成超级富豪。据估算,邵逸夫的资产超过100亿港元。多年来,他一直稳踞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上。

今年百岁高龄的邵逸夫,白手起家,历经磨难,创立了影视王国。他是百年中国电影的见证人。是他,开创了中国早期电影的新局面,从无声片到有声片,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影,中国影视的进步与发展,有邵逸夫及其公司的心血。

几十年来,邵逸夫先后向世界各国和中国内地捐赠巨款,兴建教育事业和医疗机构,造福社会。其中从1985年以来向国内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大中小学捐资共达31.5亿港元,被誉为华夏捐资兴教第一人。

经中国有关部门申报,国际小行星机构批准,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“邵逸夫星”。美国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“邵逸夫日”。

邵逸夫发达的秘笈和成功之路,堪称一代楷模,传世典范。本文试从几个史实片断,对邵逸夫的成功生涯作些研究性探索,以供后人学习。

一、历 经 磨 难

邵逸夫,宁波镇海庄市人,1907年出生,父亲邵玉轩,在上海经营颜料行业。他一生共生育三女五子。五位公子分别是:老大仁杰,老二仁棣,老三仁枚,老六仁楞,老八仁葆。仁楞少年时代,曾在宁波名校镇海叶氏中兴学堂求读。他自幼天资聪颖,悟性过人,对事物有过目不忘之本领,博得全家人的喜爱。

后来,除老八外,四兄弟商量改名,经过反复斟酌与修定,邵家四兄弟决定用别号代替名字。老大号醉翁,老二号村人,老三号山客,老六号逸夫,经得父亲同意后,邵家四杰从此更名,并在商场大显身手。其中除老三山客赴新加坡创业时,改回本名仁枚外,其余兄弟均放弃本名。若干年后,当有人问邵逸夫,你为什么要叫邵逸夫?他笑答:“意在安安逸逸度过一生。”

创立“天一” 遭到围剿

1924年,曾是上海神州大学法律系优秀毕业生邵醉翁,一次偶然的机会,使他同娱乐业结下不解之缘。那年他创立了“天一影片公司”。意即“天下第一”。口气颇大,雄心勃勃。

“天一影片公司”的诞生,是中国电影史浓墨重彩的华章。中国电影从此开创了新纪元!

常言道:一个好汉三个帮。邵醉翁里里外外一把手,操劳“天一”事务,总感到孤军奋战,力不从心。于是一纸急召,村人、山客、逸夫三个兄弟赶至帐下,根据特点,委以公司重任,逸夫任外埠发行。虽然年纪最小,却才智超群、勤奋好学、进步神速。

后起之秀的“天一”,在上海电影界虽属无名小辈,却来势甚猛,锐不可挡。

不多时候,“天一”就拿出创业之作,投拍的影片是《立地成佛》。剧情讲述一个军人,机缘巧合成为大军阀,就无恶不作。后因女儿战死沙场,于是大彻大悟,遣散妻妾,放下屠刀,削发入山,终成正果。

由于题材新鲜,影片不落俗套,故事生动,情节感人,一经上映,便大爆冷门,场场满座。公司自然盈利丰厚,财源滚滚。

头炮打响,一鸣惊人。“天一”再接再厉,乘胜追击,紧接着开拍第二部影片《女侠李飞飞》,这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片。因此后来有人称“邵醉翁乃是中国武侠片的开山鼻祖”。

《女侠李飞飞》比《立地成佛》更为轰动走俏,几乎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。

两部影片的打响,“天一公司”在上海滩可谓家喻户晓了。

初降人间的“天一”对上海影坛老大“明星”公司造成严重的威胁,将其业务抢去了许多,“明星”公司的明星们要跳槽,导演们要出走,“明星”失去往日的威风。

“明星”公司的老板周剑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他认为要彻底打败“天一”,就必须仿效美国八大公司的做法,联合起来,逼走小公司。

“明星”公司当即出面,以他们为主,联合“大中华百合”、“民新”、“友联”、“上海”及“华剧”等5家电影公司,成立“六合影业公司”,组成了强大的联合发行网,共同抵抗、围剿“天一公司”。其中有一条最厉害的规定:任何发行商和他们签订了合同,就不准购买“天一”出品的影片。

这便是中国电影史上有名的“六合围剿”。

去闯南洋 兄弟遇险

被“六合”逼得走投无路的“天一”,只好改弦易辙,放弃上海的基业,远走南洋,卧薪尝胆,再图发展。

1926年3月,邵山客单枪匹马,带着“天一”的片子和一笔资金,踏上了远赴南洋的征程。

跨越千山万水,冲破艰难险阻,轮船终于安全抵达新加坡。他来不及欣赏美丽的狮城,便投入紧张的工作,但是,又碰上了钉子。大戏院只放西片,小戏院又给“六合”绑住,对“天一”的封锁,使“天一”影片没有真正打进新加坡。

邵山客仍信心十足,看准新加坡的市场潜力。他调整方针,另辟蹊径:先在新加坡周边城镇进行放映突破,再杀回市中心,抢夺市场。这一着果然效果明显,短短一个季度,其业务已是应接不暇。任凭他能力再强也难以应付,这时就想到了让老六逸夫来帮忙。

1926年8月,年方19岁的邵逸夫刚刚中学毕业,正踌躇满志地准备报考大学深造。孰料,邵仁枚的一纸电报,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。

邵逸夫接到三哥电报,当即收拾行李,买好船票,他要远赴新加坡去助仁枚一臂之力。

至此,邵逸夫登台亮相,急赴南洋,同三哥仁枚联袂行动,共同演绎“邵氏电影王国”的传奇故事。

后来,杜云之在他撰写的《中国电影史》中这样说:“邵氏兄弟从巡回放映电影,发展成为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馆,刻苦耐劳的经营,耗时30余年,终于在新加坡创立庞大的电影娱乐事业,拥有100多家电影院和若干游乐场……”。

从电影史料记载来看,邵氏兄弟在南洋可谓赤手空拳打天下。

开始,他们租不到戏院放电影,便租空地搭帐篷,放“天一公司”出品的影片。

由于他们的片源不断,生意越做越活,逐渐由新加坡发展到马来西亚。

兄弟俩以新加坡为基地,用手提放映机这一简陋的设备,忍受着当地湿热的气候和毒蚊的叮咬,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,在新马轮回放映。工作之艰辛,只有身临其境,才有深刻体会。

每天拂晓时分,邵氏兄弟就忙开了。仁枚负责清扫场地,检查放映机,搭好帐篷;逸夫写好海报,拎着浆糊桶,走街串巷地张贴。待他们干完这些准备工作时,一轮红日才冉冉升起。他们就开始了早场的放映,接纳第一批观众。晚上送走最后一名观众,已是子夜时分,接着拆卸帐篷、收拾放映机,往往干到雄鸡报晓,才能入睡。

1927年,他们从实际出发,对放映设备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改革,他们买来一辆小型旧货车,经过改装,成为流动放映车,这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流动放映车吧!出于意料的是,这种吉普赛式流动放映院特别受欢迎。所到之处,人山人海,观者如潮,十分壮观。

这种穿梭于马来西亚大镇小街、穷乡僻壤的巡回放映,虽说搞活了经营,打开了市场,取得了效益,但其中的艰难困苦,重重险阻,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

马来西亚属热带气候,长年炎热,毒蚊猖獗。每放映完一场电影,他们身上被咬得大疱小疱,红肿不消,奇痒无比,实在被咬得难受时,他们干脆就穿着长衣长裤,把身上裹得严严实实,以防止蚊蝇的攻击。三伏酷暑,每次收工,兄弟俩都像从水里捞上来似的……。

那年七月的某日,天气闷热,邵逸夫因为连日疲劳,加上衣服不透气,他渐渐地支撑不住了,终于出现了虚脱,倒在了放映机上……。

最危险的一次是马六甲的森林之行。

邵氏兄弟为了给林区的林业工人放映电影,手提肩扛放映机,沿着崎岖小路缓步慢行。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塞得不见缝隙,而且全是带刺的灌木与杂草。仁枚稍不留神,手背已被划得鲜血直流。邵逸夫只得拔出尖刀,砍开棘刺与灌木,开出一条小道来。他们负重开路,缓慢前行时,忽然感到身后有股冷风袭来,两人回头一看,顿时直冒冷汗,一头花斑豹正张开血盆大口逼近他们……

说时迟,那时快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只听到“砰、砰”几声响,打死了花斑豹,两人侥幸脱险。

原来,林业工人见邵氏兄弟久久未到,很不放心,遂派出几位当地土著猎人前去迎接,恰巧,半路上碰上了惊心动魄的场面,他们立即出手相救方解兄弟俩于危难之中。倘若再来晚一点,那后果不堪设想……。

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。有了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,邵氏兄弟愈益练就临危不惧英雄胆识,强者勇气。

这一年,邵逸夫取了一个英文名字,叫:RUN RUN SHAW,这RUN者,即跑来跑去的意思。

贵人相助 收购戏院

邵氏兄弟依靠大篷车式的流动作业,日夜操劳,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,换来了非常有效的原始积累,他们的流动放映车已增至六部了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邵氏兄弟的足迹踏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山山水水,对大镇小巷和穷乡僻壤已摸得透熟,认识的人自然也就多起来。也许是邵氏兄弟的人缘好,他们的事业,不久得到了槟城首富王竞成的鼎力相助。

那时候,独霸南洋影片业务的“地头蛇”叫王雨亭。他专程赴上海和“六合”签约,组成联盟集团,一致不买“天一”的影片。俗话说,同行是冤家。然而戏院和院商之间同样也有很大的矛盾和恩怨。

王竞成肯挺身而出一伸救援之手,正是看中了邵氏兄弟百折不挠,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

由王竞成出面拉拢撮合,许多困难迎刃而解。

邵氏兄弟当下不惜重金包下了新加坡的“华英戏院”、吉隆坡的“中华戏院”、怡保的“万景台戏院”和马六甲的“一景团影戏院”构成了邵氏兄弟最早的戏院和发行网络。

企盼已久的目标终成现实,邵氏兄弟高兴得一夜未合眼,有了自己的院线,既不需再过吉普赛式的流浪生活,也不用再寄人篱下,一扫过去那种求爷爷告奶奶无人理采的窝囊劲。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地按照自己心中的夙愿,勇往直前了。

无巧不成书。就在邵氏兄弟交上好运的时候,他们又意外在地槟城遇上从上海过来的黄毓彬。

这黄毓彬是什么人呢?原来是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股东,已与“六合公司”不欢而散,分道扬镳。负气之下,他携资远走南洋,自谋出路,积聚力量以期日后再与“六合”决一胜负。

邵仁枚和黄毓彬的想法一拍即合。他们决定合作,组织一个南洋的电影发行网,反击“六合”。

好事接踵而来,由于社交场合的邂逅,邵氏兄弟又同当时新加坡的大富豪黄文达、黄平福兄弟交上了朋友,且得到黄家兄弟的真诚帮助,其事业日益壮大,再也无人敢小觑他们了。

黄家兄弟在新加坡物业众多,不仅开设了银行,在金融界争锋,而且拥有当年南洋一带最大的“新世界游乐场”,独占新马娱乐业魁首。黄家兄弟独具慧眼,认定邵氏兄弟是不可多得的千里马,必成大器,必建伟业。

他们不惧失败,勇冒风险。豪不犹豫地同邵氏兄弟合作,将“新世界游乐场”大胆地交由邵氏兄弟经营管理。

经历南征北战,沐浴商场风雨多年的邵氏兄弟,当有自己的经商奥秘、致胜法宝。他们果然不负黄家兄弟的厚望,把“新世界”经营得锦上添花。一年下来,获利甚丰。全年的总收入,便超过黄家兄弟数年收入总和。乐得他俩大摆筵席,为邵仁枚和邵逸夫举行庆功宴。

1930年,邵仁枚和邵逸夫正式挂出“邵氏兄弟公司的招牌”。并先后收购了“新世界游乐场”和“大世界游乐场”。如此一举,邵氏兄弟在新加坡的三大游乐场中已占其二。

到了1934年,“邵氏公司”已拥有40多家戏院,当然是娱乐业的大亨了。

“邵氏”戏院发展到全盛时期达100多家,进而拓展到香港。美国华埠,邵氏王朝拥有200余家娱乐城堡,全球每天有100万观众在邵氏影戏院里看电影,这当然是后话了。

海上遇难 幸得生还

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,人们对无声电影渐渐失去了兴趣,影院的生意大受冲击,日渐清淡。邵逸夫意识到,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出现有声电影情况下。如果不采取措施,无声片将面临绝路。

一天,沉闷多日的邵逸夫忽然对三哥邵仁枚说:“三哥,我想了好几天了。无声片继续放下去没有前途的。我们干脆放有声片吧!”

邵氏兄弟都知道,当时的美国好莱坞和欧洲都已有了有声片。但邵仁枚总认为力不从心,迟迟不敢出手。现在邵逸夫主动提出有声电影的话题,邵仁枚信心大增,情绪高亢。他当即鼓励逸夫说:“六弟,你干吧!我支持你,但可不能半途而废,只能想办法成功,不能回头。”

兄弟俩说干就干,1931年,邵逸夫只身一人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。

位于西半球的美国,与南洋相融万里之遥,深不可测的洋面变化无常,刚在还是风平浪静,顷刻间,狂风大作,巨浪滔天,轮船一会儿被推上峰顶浪尖,一会儿又跌入低谷。上下颠簸,左右摇晃。邵逸夫躺在船舱里,只觉得天旋地转,不辨东西南北,他胃里翻江倒海般痛苦难受。

轮船就在飘摇中艰难地驰出了马六甲海峡。随着夜幕的降临,海上漆黑一片,只有船上的照明灯泛着昏暗的微光。突然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由于驾船水手一不留神,轮船触礁了,无法航行了,海水从船底渗进船舱,顷刻变成涌入船舱,船上旅客,哭天喊地,乱作一团,加上汹涌的波涛声,在静寂的黑夜里显得如此恐怖……。

邵逸夫动作敏捷,死死地抱住一块舢板不放,飘泊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……。

总算邵逸夫命大福大,第二天上午,前来救援的船只终于将他救起。

一个月的海上航行,实在惊心动魄。

阴霾过后,云开雾散。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,轮船驶进了纽约港,自由女神张开热情的臂膀,欢迎从东方远道而来的邵逸夫。

有声影片 一炮打响

邵逸夫抵达美国后,他无心欣赏大洋彼岸美丽的景致,就直赴好莱坞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王国。他惊叹好莱坞“制梦工厂”的流水作业,贪婪地观看了几十部有声电影,在心里盘算着:我也要走好莱坞式的道路,去建立自己的电影王国。

他知道“货比三家不吃亏”的道理,认真走访,仔细挑选,细细琢磨。在价格谈判上,他锱铢必较,咬住不放,邵逸夫终于买到一批价廉物美的电影器材,风风火火奔向码头,累死累活地回到了新加坡。

1931年的“九?一八”事变,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侵华阴谋。占领东三省,只是日寇灭亡中国进而征服世界妄想的第一步。在东北,日军不到三个月便占领了锦州,迫使我东北军退入关内。1932年,1月28日,日寇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“一?二八”事变。蔡延锴指挥的19路军将士英勇抵抗,奋勇杀敌,终因孤立无援,寡不敌众。

邵醉翁在商言商,从自身利益出发,判断上海形势不稳,经与老二邵村人商量后作出决策,决定把“天一公司”的主力从上海转移,南迁香港。

邵醉翁先留下邵村人在上海继续做发行,以观上海风向,再做定夺。他自己则带上一大批制片人才来到香港,在九龙开设了“天一港厂”(后改南洋影片公司)。

满足了现状的人,只会停滞不前。邵逸夫不愿做一只骄傲自满、不思进取的恋巢小鸟,他要当勇往直前、翱翔在时代的潮头的海燕。

他发现有声影片全是好莱坞和西方生产的洋货,而华人影片公司和自己公司生产的仍然是无声片。他越来越不满意这种情况。

1934年,他和邵仁枚拿定主意,生产自己的有声影片。于是,他立即前往香港告诉大哥邵醉翁。

同年,由邵醉翁执导,“天一”在香港的创业之作、邵氏兄弟联袂拍摄的第一部有声国产片《白金龙》问世。

《白金龙》先声夺人,同时在香港和上海隆重推出,场场爆满,格外地走俏,连续数月公演,仍持久不衰,为“天一”带来巨额资产,利润突破100万大关。

这个100万,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。30年代,香港百姓的月薪才二三十元,那年头买一栋房子也只需上万元。有100万元的在香港可算是富翁了,在当时也是为数不多。

一部《白金龙》不仅为邵氏创造票房奇迹,也使中国电影从无声片进入有声片的新时代。

战争爆发 受到挫折

正当南洋影片公司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,1941年,太平洋战争爆发了,12月份,南洋也沦陷失守,成为日寇统治区。邵氏兄弟苦心经营十几年的电影事业几乎毁于一旦,邵逸夫本人也险遇灭顶之灾。

一天中午,因生意惨淡。正在家中闭目养神的邵逸夫,被一阵粗暴的踢门声惊醒,数十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不由分说,将邵逸夫团团围住,一阵殴打之后,邵逸夫被带到日本宪兵部。在宪兵部,邵逸夫被惨无人性的日本宪兵打得皮开肉绽,遍体鳞伤,还以拍摄“反日电影”的罪名被投下监狱。幸亏日本宪兵部中有些人原是他公司职员。邵逸夫平日里人缘好,对职员们厚爱有加,令他们非常难忘,总想报答邵逸夫。现在邵逸夫被日本宪兵抓起来,他们便挺身而出,义不容辞地救助邵逸夫,经过这些人的积极活动,邵逸夫被保出狱。

患难之时见真情。重获自由的邵逸夫,一辈子也忘不掉救他出狱的那些原公司职员,他专门设宴,答谢救命恩人。

1945年,战败国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二战结束。邵逸夫继续经营在南洋的电影事业。

1950年,他再次去美国、西欧、澳大利亚等更新器材,学习和考察西方先进技术。  1956年,即邵氏机构在新加坡创立30周年,邵氏兄弟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越南、泰国、爪哇等拥有100多家电影院和10多座大型游乐场。


二、开 拓 创 新

来到香港 构建影城

邵逸夫并不满足在南洋的事业。1957年,年届半百正当人生盛年的邵逸夫,决定重振邵氏影业。他从新加坡来到香港,耗费巨资,构筑影城。

50年代的香港,电影业群雄并起,诸侯割据,竞争激烈。这个时候,邵逸夫去香港重振邵氏影业,足见他的锐利眼光和足够的勇气。

有人说,邵逸夫的理想是,提高中国影片的水平,发展国语片的国际市场;也有人说,邵氏兄弟公司在东南亚建立了“桥头堡”后,眼看战后香港的工商业日渐发达,是一个潜力颇大的市场,兄弟商量后,决定派邵逸夫到香港扩展业务。

但不管怎么说,事实是邵逸夫离开邵仁枚,离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,来到香港,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。

邵逸夫一到香港,顾不得洗去风尘,立即动手开展业务。他首先买下清水湾220号地段的地皮,准备建造电影制片厂。

那时候,九龙清水湾地界,远离香港闹市区,依山傍海,空旷荒凉,乱石遍地,杂草丛生,交通不便,杳无人烟,要在这块废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制片厂,这是何等的胆识与气概。

但邵逸夫相中了这里是独一无二的好环境,此处远离闹市区,正是制作影片的理想之地。因为拍电影需要安静,场地大,环境优雅,才能保证拍片工作正常进行。

邵逸夫信心十足,他要开山填海,修路架桥,在杂乱无章的荒地上建立拍片工厂。

邵逸夫说干就干,他每天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市区与清水湾之间,筹划着片场的设计方案。他忙得连空闲的时间都没有,一日三餐也常常被遗忘,直到肚子咕咕叫,才胡乱地找点吃的充饥;有时实在困,就把头伸到自来水笼头下,用凉水冲一下,清醒神智、消除疲劳。夜以继日的工作,已成了他的习惯,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他干脆吃住在现场。

由于大家齐心协力,很快便将乱石遍布、野草丛生的荒坡削为平地,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展现在清水湾的秃岭荒山之间。

道路通畅了,规划和蓝图就可以紧锣密鼓地实施了。

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彩旗飞舞,礼花高升,喜庆锣鼓敲响了。随着剪彩的剪刀轻落,邵逸夫扬手揭开牌匾上的红绸,“邵氏兄弟(香港)有限公司”10个金灿灿的大字展现在众人眼前。霎时,掌声如潮,欢歌笑语连成一片。

邵逸夫胸怀大志,心比天高。他要搞一个配套完备的拍摄场地——拍摄工厂!他要走好莱坞式“制梦工厂”的道路。他深知国产片水准不高的主要原因,就是没有拍摄场地。散兵游勇、流动作业,或是手工作坊式的小本经营,不能形成大规模集团力量,在国际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。

邵逸夫精心地描绘着“邵氏影城”的美丽蓝图:隔离片厂、置景场所、摄影棚、行政大楼、暗房、重印所、货仓、服装道具室、放映室以及生活区等等。

地皮有了,道路通了,招牌挂了,邵逸夫又开展了他第二步宏伟计划:大兴土木,营造拍摄场棚等制片设施,建立影城。

他炸山采石,充填入海,增加面积。工程浩大,耗费巨资。

清水湾影城从1957年动土,前后历时七年,终于建成,成为亚洲最大的摄影厂。

邵逸夫雄才大略,英明果断。清水湾影城的建立,为邵逸夫荣登影坛霸主、造就影视大王奠定了根基。

现在,让我们走进“邵氏影城”,重点参观一下它的规模与现代化的设施。

影城除了四座摄影棚和四栋员工宿舍外,还添置了各种技术室和片厂,面积竟达100万平方英尺。

“邵氏”的彩色中心,坐落在影城的东南角,楼高四层,分为冲片、印片、检定和药水调配登多个部门,并有洗片用水温度的控制设备。可以说,从彩色胶片的冲印到海报的印刷,全都在影城里进行和完成。除了柯达的底片进口外,不出“邵氏”的大门,就能制作出一部电影来。而在“邵氏影城”以前,冲洗胶片,要到日本东洋视像所去进行。自彩色中心建成后,全部由自己完成。每个月可以冲洗胶片150至200万英尺。也就是说,可以生产150个到200个拷贝。

影城内有永久性街道5条,店铺四五十家,单是招牌就有100多块。小桥流水,亭台楼阁,当然不能缺少,后来虽然屡经改建,但仍留下“梁山伯与祝英台”的蛛丝马迹。

道具间占地3万多英尺,放置了道具10万余件。古董、花瓶、钟表、陶瓷、酸枝家具、字画摆设等,应有尽有,不计其数。而曾扔在一边的,人们还可以找到唐伯虎、赵少昂的真迹。

服装跟道具间一样,是影城的重要部门。它分成几个部门,分别挂着各个影片的服装,否则找起来就麻烦了。在香港摩罗街店铺里出售的几万元港币一件的龙袍,“邵氏影城”就有几十套。《大军阀》里慈禧太后所穿的那件,价格惊人不算,在香港根本找不到第二件,珍贵程度可想而知。

除了制作电影的各种专业用房外,还建造了许多配套的生活设施。

影城共有员工1500多人。相当一部分员工住在影城内的四幢宿舍楼里,共265套单元。香港汇丰银行还专门在城内开设了个“迷你银行”,方便影城的人们。

影城还建有三个食堂。一走进去,仿佛时光倒流,穿着唐、元、明、清各朝代服装的人物随处可见。

大明星的妈妈,早已在家做好了一桌佳味菜肴,叫家里女佣搬到食堂里来宴客。当时的香港普通观众,都以能踏进影城食堂,看一看大明星们怎样食人间烟火,而作为一种荣誉,可以向朋友们炫耀几年呢!

影城规模庞大,设备齐全,尽善尽美,不但在整个亚洲名列第一,而且在世界影坛上也颇为罕见,屈指可数。

美国的好莱坞片厂中,可能有规模更大的工厂、更闪亮的明星,但是他们绝对没有“邵氏影城”的设备齐全。

“邵氏”的员工,曾为影城归纳出三大优点:一、空气清洁;二、饭菜便宜;三、发薪准时。

“邵氏公司”在影城崛起,拍片工作紧张繁忙,每年要拍三四十部片子,最多是1974年,拍了50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“邵氏影城”在推广中国文化上功不可没。在每部影片里都印上中英文字幕,这是邵逸夫的首创和发明,足见他的爱国心。因为当时在世界上,很多华侨在国外聚集处,中文被当地政府扼杀,海外同胞们都鼓励子女们多看电影。至少,让他们的下一代不要忘记中文,不要忘记祖国。

观看电影 世上无双

在清水湾的影城里,有一个与众不同、必不可少的场所,这就是“邵氏公司”的试片室。那里是邵逸夫每天必去的地方。邵逸夫喜欢看电影,在影视圈内众所周知。从60年代初起,他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;在70年代,邵逸夫一年要看六七百部电影,最高记录是一天看过九部电影。

有人曾说,邵逸夫是看电影时间最多的中国人。

邵逸夫为了了解观众的爱好,他对各国出品的影片,不论好的坏的他都看。他曾对记者说:“我天生喜欢看电影,国语片、西片、日本片、西班牙片、印度片、意大利片、德语片、法国片、墨西哥片,我全部都看。”

邵逸夫花在试片室看电影时间,可以说比任何人都多,世上无双。

大大小小的制片家,有许多人只是把看电影用来做赚钱发财的工具。邵逸夫却真正把电影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。他是最忠实的电影爱好者。

他在试片室里审核电影时,喜欢独自一个人慢慢品味,不喜欢被人打扰。

一次,邵逸夫正在试片室里有滋有味地观摩电影,三哥邵仁枚从新加坡打来电话,告知他的大儿子维铭遭到绑架了。他不动声色地问道:“有没有受伤?是否可以用金钱解决?”在得到三哥肯定的答复后,他就转身又去看他的样片去了。这样做是为了严把质量关,树立“邵氏”的良好形象。

邵逸夫的座右铭是:“我喜欢不停地工作,工作是我的嗜好。我永不会退休。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,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,运气只是其次。”

不管怎样,邵逸夫每天看电影的习惯与嗜好,使他能熟悉和掌握市场行情与规律,揣摩分析什么样的电影受到现阶段民众的欢迎,从而决定他制作路线和战争方针,使“邵氏”出品的影片,在强手如林、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。

邵逸夫的“邵氏电影公司”雄霸香港,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,获得过几十项大奖。

淡出影坛 发展电视

随着时代的进步,社会的发展,特别是香港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,人们的生活  水平和娱乐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
70年代末,香港电影业受到来自电视业的强大冲击。随着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,人们去戏院看电影的次数越来越少了。与其花钱出门看电影,不如坐在家中亲亲热热地看电视。于是,电影业就显得冷清多了。

电影行业的冷清萧条,并没有影响邵逸夫的信心与士气,他临危不惧,大胆开拓创新,看准电视转播业务。

其实,早在60年代中期,香港政府就公开招标竞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。邵逸夫立即觉察出电视作为艺术的后起之秀,今后将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和不可限量的潜力。邵逸夫以其在电影业的积累,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竞标,结果一举中标。

香港无线电视,是1967年开始启播的,邵逸夫已是港视的股东了。截至1980年,在私人股东中,港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占26.62万股,其亲属名下占11.264万股;而邵逸夫则共拥有32.458万股。因此,当利孝和在该年因病逝世后,经董事会商议决定,由邵逸夫继任董事局主席,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至此,曾在电影王国中煊赫一时的邵逸夫,也激流勇退,淡出影坛,转而走上电视王国的宝座。他正式领兵挂帅,执掌无线电视的大权了。

在电视业务发展方面,邵逸夫又大刀阔斧地锐意革新,连施新招。

在70年代,无线电视与邱德根的亚洲电视并驾齐驱,难分伯仲。

1980年,邵逸夫出任无线台董事局主席后,无线台的局面大为改观。他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艺术届的精英网罗到门下,制作了大量高水平、高质量的电视剧,使无线台的收视率节节攀升,不但在港岛独占鳌头,而且普及中国大陆及台湾、澳门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。

几十年来,邵逸夫的影视王国,不仅为他积聚了巨额财富,还创造了无数大明星、大导演和名编剧,更为亿万观众带来了无限欢乐。


三、慈 善 大 家

创业事成 亿万富翁

影视大王邵逸夫究竟有多少财富?这是世人所关注的问题,这确实是难以回答的问题。就连邵逸夫本人也没有正确答案。香港的《资本》杂志曾估算,邵逸夫的资产超过120亿港元;香港《亚洲周刊》曾多次排名,邵逸夫的财产,位居香港十大富豪行列。而美国《福布斯》杂志早把邵逸夫评为全球超级大富之一,据估计,其家族资产在12亿美元以上。

许多人对世界超级富豪的财富充满了神秘感,他们是怎样花费巨额资产的呢?的确,这是个难题。有人说,聚财不容易,散财更困难。邵逸夫也意识到这一点。1977年,英国女皇册封邵逸夫为爵士勋衔,他成为香港娱乐圈中获得爵士殊荣第一人。一天,他从英国受衔回来,走下机舱,他对欢迎人群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:“人们赚钱难,但有钱怎样去用,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,那才是最难的事。”

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

正是这位影视大王邵逸夫,非常理智而美妙地破解了这个难题。他虽贵为亿万富翁,却崇尚节俭,而把大量的金钱献给社会公益事业。他说:“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,应用回到民众。”

其实,早在1958年,邵逸夫就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基金。每年都捐款给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的教育、医疗机构。1973年,邵逸夫创立香港邵氏基金,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。

1985年1月,邵逸夫以绍义基金的名义,宣布捐出1.206亿港元。其中1亿元给香港中文大学,用来兴建第四所院校,后改为逸夫学院;1000万元给浸会学院;1000万元给仁济医院;60万元给广安医院。

1987年1月6日,邵逸夫接受记者采访,谈到这笔捐款时说:“讲到培育人才,最要紧的就是要快。尤其是师资,更加刻不容缓。香港人口越来越多,学位有限,后生们求学不易。所以去年我到中文大学,马临校长告诉我校园内有地,打算建第四间学院,可惜未筹到钱。我回去后,同大家商量,一个星期后就告诉马临校长:我捐1个亿。你看,再过几天,即这个月12日,中文大学第四间学院就会动土了,明年春季落成。第一批600个学生可以入学,你说我有多欢喜呢!”

邵逸夫的捐赠是多方位的,他还向海外延伸。美国的哈佛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等学府都因而获益非浅。

美国三藩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,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“邵逸夫日”。

1990年3月,邵逸夫向英国牛津大学捐款1630万美元,以帮助该校建立一个中国研究所。牛津大学副校长理查德?索恩伍高度评价邵逸夫:“这笔巨款的捐赠,将使中国问题的研究在牛津大学占有适当的位置。这对牛津大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。”

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,政通人和,特别是1984年,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邓小平发出“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”号召后,极大地调动了海外宁波帮支援祖国建设的积极性。邵逸夫和许多宁波帮著名人士一样,热爱祖国,关心家乡。

从1985年起,邵逸夫把目光投向祖国大陆。1985年,他为了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,捐赠1000万港元,用于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。当时专家认为,敦煌壁画用安装玻璃屏风的措施,既不影响观赏,又可防治人为的摩擦与破坏。敦煌研究院为感谢邵逸夫的捐款善举,特树立了一块纪念碑。

1985年,邵逸夫给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,捐款1000万港元。浙江大学决定:用邵逸夫的捐款在风景如画的玉泉风景区修建一座科学馆,并命名为“邵逸夫科学馆”。其设计是一座以白色为基调的低层建筑,明快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整座建筑的轮廓。科学馆的四周布置,突出江南园林风格,连屋顶都用花木加以装饰,邵逸夫对这个设计非常满意。

从1985年起,由邵氏基金会出资,保送100名国内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,到欧美麻省理工学院、牛津大学、哈佛大学等11所著名大学深造。

1986年,邵逸夫捐资1亿2千万港元,在杭州兴建一座现代化医院,命名为邵逸夫医院,设病房400张。

捐资兴教 全国第一

在所有公益事业中,邵逸夫对教育倾注了最大的爱心,在他的捐款项目中,80%为教育项目。对于关注教育事业的原因,邵逸夫说:“国家振兴靠人才,人才培养靠教育,培养人才是民族的要求。”邵逸夫的多项捐款,都希望倡导一种“合海内外同胞的力量,实现中华民族富强之目标”的精神。

邵逸夫的教育捐款,涵盖了内地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的大中小学校,其中高等教育部分尤其重视师范教育。如1986年,他向内地10所师范大学捐资1亿港币。他说:“我从教育部门了解到,内地很缺乏师资,急切需要加强师范大学建设,所以我的捐款主要是捐给师范大学的。

为鼓励师生发奋努力,多年来,邵逸夫不顾耄耋之躯,亲临南疆北国,东海西漠,视察捐款项目。2004年,年届98岁高龄的邵逸夫,来到故乡,到宁波大学去看望了宁大  学生,使师生们深受教育。

他对近几年来,内地遭受的重大自然灾害表示极大关注,捐赠了大量的赈灾善款。自1995年至2003年,他先后向灾区捐款总额1.5亿港元,共有17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175所受灾中小学得到帮助。

邵逸夫曾说过:“我做事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,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,也要彻底做好,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,我绝对不放松的。”过去他以这样的精神经营他的电影王国。现在,他以同样的精神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。

俗话说,美不美,家乡水;亲不亲,故乡人。邵逸夫在宁波家乡的捐赠超过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。这些项目包括宁波大学师范学院的图书馆、教学楼、职教中心和宁波市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、逸夫职业高中、中兴中学、逸夫小学等教育项目,还有逸夫剧院和他的祖居地——邵氏康乐园等。

影视大王邵逸夫,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传奇生涯中,创造过无数个第一。晚年又创造了另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第一。据国家教育部提供的最近数据,自1985年至2004年的20年间,捐款金额累计共达31.5亿港元,兴建了4500多项目,辐射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。从捐款扶助内地教育事业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中,邵逸夫的捐款持续时间最长、捐款数额最大、项目最多、受益面最广。堪称华夏捐资兴教第一人。

邵逸夫对祖国建设,特别是对教育的巨大贡献,赢得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赞扬。1990年5月17日,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宣布:经国际小行星中心批准,将以邵逸夫的名字来命名该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。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的小行星,足见邵逸夫在国人心中的分量。6月1日,“邵逸夫星”命名证书颁发仪式在香港清水湾电视城举行。

1992年,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亲切接见了邵逸夫,对他支援国家建设的爱国精神给以大力肯定和深切感谢。

2001年1月,邵逸夫再次向内地教育事业捐款2亿港元之间,国家教育部特赠送他一块紫檀木匾额,上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:“千秋伟业”。

近年,国家教育部又出版了《邵逸夫先生捐款项目专刊》,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该刊序言中写道:“邵逸夫先生多年来坚持在国内捐赠巨资助学,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,教育需要我们一代代人为之不懈地奉献奋斗,中华民族才会赢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和进步。逸夫先生对祖国事业的热诚关切,体现了他为振兴中华大业和为子孙万代着想的远见卓识,我深为逸夫先生之热忱爱国之心和慷慨助学之举所感动。值此《邵逸夫先生赠款项目专刊》出版之际,书赠逸夫先生以做纪念并代序言。”

首创中国 “诺贝尔奖”

热爱祖国,关心家乡,是一个旅居海外华人永不磨灭的乡情,但对于全人类的关注,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胸怀。这一点,也是邵逸夫所追求的。据他的夫人方逸华介绍,早在1985年,邵逸夫先生就萌发了奖励全球杰出学者之志,后来在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宁波籍的马临倡议和支持下,邵逸夫的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。2002年11月15日,邵逸夫先生宣布:在香港设立“邵逸夫奖”,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。

“邵逸夫奖”每年颁奖一次,奖金金额100万美元,这项奖金数目堪与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——诺贝尔奖相当,被世人称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。

邵逸夫奖目前设立数学科学、天文学、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,这三个奖项是诺贝尔奖所没有的。“邵逸夫奖”与“诺贝尔奖”可以互相补充。相得益彰。

虽然“邵逸夫奖”被人们称为“东方诺贝尔奖”,但“邵逸夫奖”绝不仅仅对东方科学工作者,它的颁奖原则是: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、宗教信仰,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,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。评审工作每年6月开始,第二年6月宣布得奖人员名单,8月颁奖。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由著名物理学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出任。杨振宁表示,邵逸夫奖是由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设立的,但奖项面对全世界的科学家,海内外学者都可以竞逐奖项,评选则会公平、公正地进行。他预期邵逸夫奖的设立将对全球,对亚洲,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科技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
首届邵逸夫奖已于2004年9月7日在香港颁发,全部奖项由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省身教授、美国普林顿大学的詹姆斯.皮布尔斯教授、美国斯坦福大学史丹利.科恩教授、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赫伯特?布瓦耶教授、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简悦威教授、英国牛津大学的理查.多尔爵士等6位科学家获得。

逸夫精神 彪炳千秋

从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到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,邵逸夫走过的曲折而成功的生涯之路,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的真正写照。不但是现在,而且在将来,邵逸夫都会以成功的业绩、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精神赢得世人的敬仰,他的精神永远激励人们,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发奋图强、报效祖国的动力,他的名字永远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,彪炳千秋!

(编辑:宁波甬港联谊会
【打印本页】【我要纠错】【关闭窗口】

[全文下载]:
分享到:
0
本会概况 | 动态信息 | 港界风采 | 为港服务 | 慈善事业 | 香港甬港联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